Page 50 - ilovepdf_merged
P. 50
·文史长廊 Culture and History
玩笑,但他们母子的处境实在太可怜 膝前片刻未相违。 了头。只见陶澍提笔凝思片刻,便挥
了,现在想起来都唏嘘不已。 今朝趁得蹇修 (出嫁)去 笔一蹴而就:
不久,母亲病故。父亲处理完安 应插金花(喻金榜题名)满鬓归。 榨响如雷,惊动满天星斗;油光
化学宫的事情后,旋即来到桃花江教 父子相依为命,以及父亲对儿子 如月,照彻万里山河。
书,食宿都在主人家里。这种情况下, 的殷切期望跃然纸上。 归来的父亲陶必铨刚好见证了
父亲脸皮再厚也不敢带两个儿子 随 传说,陶必铨在桃花江设馆授徒 这一幕,他和客人击掌叫绝。
读,只好把弟弟交给老家的堂兄们, 时,陶澍为东家放牛,而牛不吃草, 有年,十里(现石牛江镇苏团村)
托他们带着他从事各种农事劳作。犁 (今灰山港镇河溪水毛粟坪吾家庄还 的凤形山三仙寺山门落成,大伙一起
田插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父亲时 有看牛石一方,相传陶澍看牛时常坐 商量匾额(门楣)写什么为好,讨论了
常暗暗怜惜他。每年过年时回到 老 在石头上),此说虽然近乎无稽,但陶 很久都拿不准。坐在一旁的陶澍实在
家,父子兄弟欢聚一堂,总觉得幸福 澍幼时非常贫寒卑微却是事实。还有 忍 不 住 , 从 容 地 对 众 人 说 :“ 何 不
—
日子像捏成的沙团一样,一聚即散, 许多传说都是赞美他聪颖,具有非凡 题——山不在高呢?”众人投来惊喜的
转瞬即逝。 的智慧和胆识。如某次放牛归来,旁 眼光并一致同意他的建议。后来陶澍
嘉庆六年(1801 年)陶澍离开桃 边有人或戏弄或考验他:“小子牵牛 官至两江总督时,重游此地特意为该
花江,告别父亲,北上参加会试。从 入户”,陶澍应声答道:“状元打马游 寺题写了门联:
1789 年至 1801 年,陶澍随父亲陶必 街。”又如某天有人请陶必铨为即将 云气飘飘,恍见天边来鹤驾;泉
铨已在桃花江生活了十二年。父亲在 开张的油榨坊写 对联,恰逢父亲 外 声氵虢氵虢,早知山下有龙吟。■
送别时口占一首: 出,陶澍对着焦急的客人说:“我来试 (作者系桃江县文联副主席、桃江
笑道吾儿原似女, 试?”客人抱着似信非信的态度点点 县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
2018·2 │49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