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各级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依法履职,主动作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加强,成绩有目共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监管力量薄弱,导致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些食品安全监管死角。这种监管死角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乡村红白喜事聚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乡村红白喜事聚餐,已是经常性的事情。但是,乡村红白喜事聚餐的具体经营者及操作人员,却缺乏严格的审核把关,一些身体状况不好甚至有传染病的人,也在从事这一事关人民身体健康的工作,这是其一;其二,乡村聚餐所使用的餐具,绝大多数都是卫生质量极差的一次性塑料制品,不仅严重破坏乡村环境,更重要的是,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而上述情况,目前基本上仍处于监管空白状态。
二是隐藏在居民区里的个体小餐馆和食品加工小作坊。随着反“四风”力度的不断加大,现在,个体小餐馆逐步向居民区转移,而这些小餐馆,基本上都没有经过任何单位的审批,不少小餐馆藏身何处,都不得而知,更谈不上食品安全监管。还有,一些居民区还出现了加工熏鱼熏肉等食品的小作坊,这些小作坊也跟藏身于居民区的小餐馆一样,从业人员同样基本上没有经过严格的检查审批,操作场所与加工工艺是不是规范,都还存在不少问题。
三是街头夜市漫酒。现在,各地城镇夜市生活丰富多彩,尤其是街头夜市漫酒越来越兴旺,而这些街头临时性漫酒摊的食品安全监管却职责不清,理论上是城管在管,但实际上,城管只不过是管环境卫生与秩序,食品卫生几乎监管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上述食品安全监管死角,在不少地方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这些死角,看似无关紧要,实际上,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存在着很大的食品安全风险,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必须下大力气去除这些监管死角。为此,建议:
一,尽可能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尤其是要下大力气把食品安全监管触角向乡、村、社区乃至居民区延伸。着力建立健全乡镇、街道一级的食品监管机构,在农村行政村和城镇社区设立食品安全协管员,让监管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打通食品安全监管的“最后一公里”。
二,切实强化各级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第一责任。要把食品安全监管纳入绩效考核,提高考核计分权重,把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真正落到实处,落到人头。
三,各个部门相互配合,联合行动,在全市范围内迅速开展去除食品安全监管死角的大排查、大整治,形成强有力的监管高压态势。在此基础上,再不断加强监管,形成常效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