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除了传统化学药制剂外,对绿色健康药品需求巨大,如何建设高标准医药产业园,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率先抢占制高点,将成为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又一新的契机。医药产业是为人类谋健康幸福的产业,我国人口众多,就医问药是人们不可或缺的基本生活保障,市场规模不言而喻。我省长沙浏阳生物医药产业园2015年产值已迈过1000亿元大关,形成了产学研于一体的国家级医药产业园。因此加快发展医药产业将给我市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目前我市医药产业刚刚起步,谈不上规模化,更没有医药产业园,只有建立产学研,辅料及中西成药于一体的医药产业园,才能彻底改变现状,促进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建议:
1.扶持现有医药企业做大做强。
目前我市医药规模企业有两家,一是以中药为主的汉森制药,公司以生产中西药制剂为主,化学合成药为辅,所有10个剂型和4个化学合成药已全部顺利通过国家GMP认证。公司年生产能力为口服液5亿支、胶囊5亿粒。主要剂型有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口服液、 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糖浆剂、煎膏剂、酊剂、丸剂等;拥有药品批准文号188个,共131个品种,其中82个品种131个规格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53个品种76个规格列入 OTC目录,38个品种69个规格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年销售达7亿以上,成为我市唯一一家以中药为主的上市公司,以四磨汤产品远销全国,成为了我市有代表性的中药制药龙头企业。
另一家是尔康制药(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坐落大通湖区的湘易康制药,主要产品是化学制药,年销售达5亿左右,目前拥有辅料药品种11个,其中磺胺嘧啶,磺胺脒等为全国少有生产企业之一,占领全国80%的份额。集团公司拥有300多个辅料批件,全部通过了新版GMP认证。涵盖制药企业90%以上的辅料品种,为全国辅料行业的龙头企业。 我们必须利用这两家公司的有利优势,着力培育以汉森中药和湘易康辅料为主的产业,要不断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完善产品结构,通过努力,力争我市医药产业规模达到100亿,为我市快速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2.发展中医药产业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产业,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全世界中药材90%产于我国,而中医药成品制剂占世界份额还不到3%,现有中医药单个企业建立的中药材基地不到三个,而日本中药材全部从我国进口,用于临床中药制剂占全世界份额达到90%以上,每个中药企业在中国建立的药材基地达到80个,相比之下我国丧失了自己的医药瑰宝。前不久国务院召开会议,提出了发展中医药产业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扶持建设中医药产业。我们要多管齐下发展壮大中医药产业, 传统中医药、民族特色药并重发展,借助技术交流合作平台,通过组织联盟的方式,培育一批依靠自主创新引领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优势的创新型医药企业,壮大医药产业体系。我省邵阳就是全国中药材原材料集散地。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时期,引进中医药企业,培育中药材产业基地,将会是我市经济增长新亮点。
3.扶持企业树立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企业形象品牌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引擎,要帮助企业建立品牌意识,系统开展企业形象战略、品牌战略、广告战略、销售战略、售后服务和市场调研等工作,树立成熟的企业品牌形象,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并有相当规模的医药产业。
4.完善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医药产业园建设。
建设医药产业园,一方面要整合资源,建立新的医药产业园,不断吸引新的制药企业的加入,形成产学研相结合,中药,化学药,药用辅料等并行的产业市场,打造全国类似长沙生物医药产业园,实现产值1000亿的目标。另一方面必须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立一个水陆交通发达的交通网络,发展配套的物流体系。第三就是要优化内部投资环境,通过招商引资,以商招商,吸引八方来客,充分发挥大益阳城市圈内土地肥沃先天优势,建立原材料产业基地。以现有企业为依托,建立辅料,医药配套产品,中药材企业加工生产的医药产业基地。通过我们不懈努力,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医药产业园将会在洞庭明珠上发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