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六届一次全会专题 > 提案选登

提案第113号:关于整顿全市畜禽养殖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建议(莫厚辉委员)

作者: 发布时间 : 2017-01-05 发布单位 : 市政协办公室 点击数:

生态环境是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2013年,益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生态美市”战略,建设区域性生态中心城市,打造丽都益阳的总体发展思路。这是按照生态文明要求勾勒出的美好前景,是描绘好美丽中国的益阳画卷。

益阳市是畜禽养殖大市,2013年出栏生猪479.62万头,出栏牛19.21万头,出笼禽2940.5万羽,其中赫山、桃江、安化年出栏生猪分别达到95.73万头、93.22万头、87.11万头。根据益阳市2013年不同畜种养殖产量,按有关产污系数计算,全市畜禽养殖年粪便产生量387.7万吨,是全市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的2.8倍。长年大量有机污染物的排放,造成了农村地区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给农村自然和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益阳市对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作了大量的工作,市县两级都出台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各区县(市)均制定并出台了《养殖区域规划》。为加强我市两河流域治理,市政府成立了治理领导小组,制定了《益阳市志溪河兰溪河流域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方案》,并启动实施。但是目前生猪养殖总量增加与环境治理的矛盾依然突出。一是布局不合理。由于历史原因,有的养殖场建在城镇规划区内、资江干支流沿岸、饮用水源地等禁养区,且已具有一定规模,退养或搬迁难度较大;有的虽不在禁养区内,但紧靠溪流、小港,污水直接排入水体,特别是在养殖场密集的地方,污染问题尤为突出。二是排污方法简陋。调查的养殖场中,清粪方式以水冲粪和水泡粪的接近四成,少数养殖户粪污直排。三是处理设施不完善。目前生猪养殖户建有沼气的虽超过九成,但大部分还没达到每头猪0.2立方米的配套要求,难以及时消化产生的粪污。同时其他配套处理设施如干粪棚、沉淀池、氧化塘等建设还存在较大差距。

建议办法: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无公害绿色农业。

我国不少地方由于大量连续施用化肥,造成了肥料利用率和肥料效益下降,破坏土壤、污染环境,加快新型肥料和微生物有机肥的研制和产业化步伐、降低化肥施用量是近期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要确保农业种植水平和农作物产品水平,保证农产品质量,其主要有效措施就是通过人为措施补充土壤有机质,施用有机肥,避免长期偏施单质化肥,适当给土壤补充有机质,增加土壤的有效肥力,保证农产品在生产的源头上不受污染。

而大力推广蚯蚓的养殖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无公害绿色农业的有效措施之一。

蚯蚓不仅能消耗掉畜禽养殖中牲畜所产生的粪便,而且蚯蚓粪还是高效的有机肥。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喜欢吞食腐殖化的植物性有机质或发酵过的畜禽的粪便,秸秆和垃圾等。

蚯蚓粪是一种黑色、均一、有自然泥土味的细碎类物质。其具有很好的孔性、通气性、排水性和较高的持水量,使得许多有益微生物得以生存并具有良好的吸收和保持营养物质的能力。蚯蚓粪中富含细菌、放线菌、真菌和大量植物激素,这些在植物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影响植物生长和作物品质。总的来说,蚯蚓粪具有保水、保肥、促进植物生长的性能,这样的土壤非常适合作物的生长。

所以,蚯蚓的养殖不仅能有效的减少畜禽养殖所造成的粪便污染,而且还能降低化肥施用量,确保农业种植水平和农作物产品水平。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