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六届四次全会专题 > 大会发言

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作者:夏薇 发布时间 : 2020-01-09 发布单位 : 市政协 点击数: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空心房”整治为突破口,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厕所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乡风文明提质“六大行动”,取得明显成效。但从基层现状来看,还存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习惯改变难。近年来通过“清洁工程”等行动,多数村民环保、健康意识有了一定的改观,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村民存在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倒乱泼的习惯,即使有保洁员上门收垃圾,少数群众仍也不配合。
(二)资金筹措难。据初步统计,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既定任务,各区县(市)每年需要投入的资金需2亿元左右(不含打造高标准示范点资金)。一方面,部分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在中央和省级层面没有项目支持,完全需要区县(市)及乡镇自筹。加上落实中央降税减费等政策,县级财政资金缺口加大,涉农资金基本上都与项目挂钩,无法调剂使用,配套资金难以筹措到位。
(三)整体提升难。当前我市人居环境整治的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与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清清爽爽的基本标准仍有不小差距;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示范点、示范片区水平不高;主干道秩序整治、沟港河渠清淤清杂等工作压力大。
(四)垃圾处理难。一个区县(市)日产不可回收垃圾100吨左右,基本送往无害化垃圾处理场进行填埋处理,大多数区县(市)的处理场无法满足长期运行需要。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可回收垃圾与日俱增,但目前我市范围内没有专业处理可回收垃圾的公司。
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组织建设“带”。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环节,要强调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鼓励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做好宣传、组织、动员群众工作,开展各类活动,使人民群众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
(二)典型示范“引”。在市、县两级层面,重点打造示范片区,以高铁高速沿线、国省干道和区域主要河流沿线为重点,把环境整治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乡风文明创建结合起来,高标准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区。在乡镇层面,每个乡镇先行打造1-2个示范村;在村级层面,每个村先行打造好一个小组或一个路段;在组级层面,每个小组至少打造15户左右的示范农户,通过层层示范带动整体水平提升。
(三)整合项目“推”。建议把自然村通村公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河道治理等项目与人居环境整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协同落地。统筹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畜禽污染整治、农村改厕“三格池”建设等重点内容。拓展筹资渠道,形成项目支持、预算投入、社会筹资和群众付费的多方投入模式,确保整治工作持续推进。
(四)创新思路“改”。改变农民生活习惯是人居环境整治的“治本之策”。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全民参与整治工作。加大评比表彰力度,完善奖惩机制,让先进者“有面子”,让落后者“没面子”;充分发挥乡贤、妇贤带动引领作用。
(五)全力以赴“治”。坚持问题导向是实现人居环境提升的法宝。紧紧抓住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这一关键,对农村黑臭水体、畜禽污染治理等工作要严格落实好治理规划,确保完成年度任务;加快推进厕所革命,完成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并尽快投入使用,探索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有效途径。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