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六届四次全会专题 > 大会发言

关于将益阳打造成为全省研学旅行中心的建议

作者:冯妩娟 发布时间 : 2020-01-09 发布单位 : 市政协 点击数: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今社会快速变化,各种新生事物目不暇接,课本知识无法与日新月异的现实有效衔接。因此,研学旅行便成为各级学校弥补这一缺陷的有效手段。研学旅行是将研究性学习与旅游体验相结合,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参观体验活动。近年来,研学旅行在全国各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益阳旅游资源丰富,地域文化深厚,拥有开展研学旅行得天独厚的条件,应抢抓研学旅行这一有利发展机遇,将益阳打造成为全省研学旅行中心。
一、发展研学旅行的优势
一是国家有政策。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研学旅行。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先后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认证了研学旅行的重要性,并官方公示了第一批全国性研学旅行示范基地,为发展研学旅行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二是发展有市场。研学旅行这种“学中游、游中学”的新方式,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好评。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数据显示,过去几年国内研学旅行出行人次与市场规模均出现快速增长,未来3-5年,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突破千亿大关,发展潜力与空间巨大。
三是本地有资源。我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三周一叶”名闻遐迩,军史外交等英才辈出。近年来,各区县(市)陆续“试水”研学教育领域,全市初步形成了以金家堤、丰堆仑革命旧址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研学基地,以紫薇村、安化梅山文化园基地等为代表的自然风貌研学基地,以博物馆、周立波故居等为代表的人文历史研学基地,以及以天意木国、农业现代嘉年华等为代表的创新体验研学基地,这些研学基地以乐促教、以趣促学,吸引了大批省内外学生,积聚了一定人气。
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整体发展不平衡。由于研学产业目前还属于新型产业,各地发展先后不一,各自为战,“全市一盘棋”整体发展思路还不够清晰。研学旅行涉及教育、公安、财政、旅游等多部门,目前还没有一套完善的联动准则来协调各单位分工,导致部门之间协调、行业监管合力都不够。
二是研学产品较单一。虽然我市研学旅游产品发展前景良好,但产品设计单一、层次不高,缺乏规范标准和特色,与市场需求贴合不紧密。一些研学机构推出的系列科普体验、农耕文化等产品,参与性还不够强,体验和教育功能并未得到充分体现。
三是配套工作未跟上。一方面资质认证未跟上,目前全市仅有一家社会综合实践教育基地获“市级中小学综合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授牌。另一方面研学旅行产品的推荐及推广合作平台不能及时跟进,专业性人才还较为缺乏,影响和制约了全市研学旅行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建议
一是高标准规划布局。根据国家、省研学相关政策和我市实际,尽快出台我市研学旅行发展纲要,通过顶层设计,在全市形成研学旅行布局、建设、设施配套等一系列标准体系。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明确行业标准,对符合条件的研学基地尽快认证资质并授牌,夯实研学旅行发展基础。
二是高水平开发产品。文化旅游等部门要深入挖掘和整理我市特色资源,继续做大做强做红色文化研学游、生态自然研学游、人文探秘研学游、非遗研学游及乡村体验研学游等核心产品。将益阳本土剪纸、益阳瓷、桃花江织绣竹艺、南洞庭木雕、梅山冰碛岩石雕技艺等与已建成的旅游景点有机融合起来,形成类型多样、错位发展的研学旅行产品体系。
三是高规格引智培智。依托本土高校和专家学者等优质资源,组建研学旅行专家团队,推动研学旅行市场研究及课程开发。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加强研学旅行文化使者及志愿者招募工作,将本土非遗传承人等人才充实到研学旅行导师队伍中来。
四是高平台创建品牌。加强新闻媒体合作,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推介活动,在全省打响“益阳研学”品牌。将全市研学旅行产品整合打包,设计不同类型需求的研学旅行精品项目,鼓励支持我市研学机构向省内外城市拓展。积极申报“湖南省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全国研学旅行示范基地”,真正使我市成为全省研学旅行中心。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