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通湖的自然环境改善了很多,许多候鸟会飞到这里来过冬。”12月17日,益阳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大通湖区管理局副局长、市第七届政协委员关心和她的同事像往常一样,来到大通湖堤岸边观察记录候鸟的活动情况。作为一名环境保护工程师,关心一直从事大通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南洞庭湖湿地保护相关工作,亲眼见证了近几年大通湖生态的变化。
关心是山西人,毕业于武汉大学生态学系,2018年通过人才引进来到大通湖工作。6年时间来,关心始终坚守在环保一线,致力于大通湖的水质改善和生物多样性恢复。关心积极助推大湖周边产业的绿色转型发展,参与编制了大通湖水草产业发展规划和水草种苗标准制定,为转型农户提供水草种植技术指导和水质检测服务。在她的努力下,大通湖水生植物产业园成功申报为省级种质资源库,为水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身为政协委员,关心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履行委员职责。她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就生态环境保护等课题进行深入调研,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针对大通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大的问题,关心对大通湖周边3个县市区的稻虾养殖塘尾水进行了抽样监测调查,以掌握尾水营养物质含量情况,且对部分稻虾塘末端设置的“三池两坝”尾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果进行跟踪监测,评估其处理效能。同时,关心对生态转型后的水草+螃蟹、水草+稻虾养殖尾水进行跟踪监测,评估产业生态转型后氮磷等营养物质削减情况,不断探索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今年,关心准备了一份关于支持大通湖区建设全省新能源全产业链示范基地的提案。这份提案的提出,是基于她对大通湖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潜力的深入了解。大通湖区地处环洞庭湖中心区域,拥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目前有多个已建成和在建的新能源发电项目及新能源产业项目,具备了建设全省新能源全产业链示范基地的优越条件。同时,湿地生态系统也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建设新能源全产业链示范基地,不仅可以促进大通湖区的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还可以推动我市乃至全省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在即将召开的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上,关心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大通湖区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推动新能源产业与湿地保护、生态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