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广“互联网+农业”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赫山区政协委员刘辉、罗跃辉反映:近年来,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带动各行各业发展日新月异。但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正处于成长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与当下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具体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农民思想认识跟不上发展形势。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然而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和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并没有和广大农户与农业企业对电子商务认识同步发展,市场的供需双向信息流通依然存在很大的障碍,绝大部分农企还只把竞争焦点定位于实体市场和实体交易,没有充分意识到网络对赢得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许多涉农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的巨大商机,认为风险大、投资周期长,维护难,持观望和怀疑态度。
其二,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不够健全。农村电子商务基础比较薄弱,农业信息服务不全面,针对性不强,协助和指导农村经营的信息较少。
其三,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主体分散。以益阳市赫山区为例,目前全区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企业和个人,多达上百家,但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寥寥无几。大部分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的都是个体形式,人少量小,也无品牌意识,难以做大做强。赫山亟需依托全国闻名的兰溪米市以及“竹凉席”、“茯砖”黑茶、“松花”皮蛋等市场和品牌优势,打造真正属于赫山的农产品互联网品牌。
其四,缺乏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人才。近年来,农业网站、农村网民数量均大幅增长,但农村信息化人才、电子商务综合人才比较匮乏。就赫山而言,大部分农产品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普遍没有受过职业培训,对网络店铺管理、信息采集和发布,市场行情分析和反馈等营销缺乏系统认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其五,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电子商务的商流与物流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电子商务先进的商流手段和方式要求物流手段和方式也要先进、高效。特别是农产品物流配送需要高质量的保鲜设备,一定规模的运输设备和人力,需要大量投资。但这些都相对比较落后,不利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广泛运用“互联网+农业”的新兴农村发展模式,能够给农产品流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能够大幅提高农业竞争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创业增收。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政府主导。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扶持、规范和引导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一要加大财政投入,整合现有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构建覆盖乡村的多级农业信息网络。二要出台鼓励优惠政策,大力推进农产品网上交易市场建设,不断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广大农户开展电子商务,对开展电子商务的农业企业和农户适当予以奖励。要积极开发本地特色农产品开展网上交易,逐步实现多品种、全覆盖,重点推进本地农业企业流通业改造。三要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法律法规和农业电子商务政策,以保证网络环境安全。四要加强市场监管,打破部门和地区分割,加强区域合作,建立有利于农产品网上交易发展的市场环境,使农产品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夯实基础。要加强农村网站建设和维护工作。建立健全大型综合性农村信息化网站及乡镇一级的电子商务网站,在各村镇设立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示范点,最大限度的保障产品供求信息的发布、跟踪,帮助当地农户在网上网下寻求对接,力促产品成交。
第三,打造品牌。从市场前景分析,农产品销售正在迎来消费热潮,但目前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现状普遍存在缺乏品牌意识、信息封闭、资源散乱等问题,所以加快培育有一定规模的农企通过品牌营销至关重要。要强化农户和涉农企业的品牌意识,借助品牌经营,做大特色,充分资源整合,让有加工能力的企业进行深加工,统一包装,发展“农户+网店+公司”的新模式。
第四,培养人才。要培养掌握现代农业知识、商务知识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农村经济经营能手。一要对农民进行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培训。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电子商务科技宣传和培训,教会农民使用和掌握检索网络信息和网上交易的方法、技术及防范风险的方法,提高电子商务在农户中的了解度和可信度。二要加强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加快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提高农村信息人员素质。强化各级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组织开展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能力和自身的服务水平,改善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的社会基础。同时,政府部门积极扶持组建各类农产品经纪人协会,使大批农民经纪人变成有组织的队伍,提高农民的信任程度,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第五,完善体系。要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一要尽快建立范围更大的农产品绿色通道,减免相关费用。二要积极在农民中培育物流主体(物流企业),扶持一批农产品流通企业,特别在区域外建立的绿色食品专营销售市场企业,在政策和资金上重点倾斜扶持。三要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提倡成立农民销售合作社,使其成为农民进入市场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