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室工作 > 文史学习委员会(研究室) > 工作动态

“今日长征路”之二十八——心桥

作者:周志宏 发布时间 : 2017-09-06 发布单位 : 市政协文史学习委(研究室) 点击数:
        记得有幅漫画:用一把大铁锤使劲砸,但大锁没开。一片钥匙轻轻一旋,锁开了。大铁锤不解地问,这是为什么啊?小钥匙俏皮地回答说,因为我懂它的“心”啊!当年啊,党所率领的红军,就是最懂得穷苦老百姓的“心”,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
  8月22日,我们“今日长征路”考察队来到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旺藏乡旺藏村所属的茨日那自然村。一进村,就看到公路右侧护坡上刷着一条标语:红军是为穷人找饭吃找衣穿的军队。虽然没有署名,但应该是毛主席的字迹。这条标语就紧紧抓住了当年穷苦老百姓的“心”,因为老百姓最朴素的、最起码的愿望,就是有饭吃、有衣穿。当然,天上不能掉馅饼,红军也不可能“给饭吃给衣穿”,穷苦人只有跟着红军走、跟着红军干,才有饭吃、有衣穿。这就起到了很好的动员群众的作用。1935年9月13日,毛主席在茨日那村的一幢小木楼上,向红四团下达了“以三天的行程夺取腊子口天险的命令”。毛主席在打开土司仓库以后,借一部分用于军需的同时,也向当地老百姓放粮救急救难。所以,1936年8月底,当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旺藏村的尼傲村时,因桥被毁,队伍被阻滞在木桥桥头,指挥员立即派人到附近的尼傲村求助。当地老百姓二话没说,出物出力,当天18时,一座木桥就架在了白龙江上。当红军按照事先说好的条件,拿出5支枪和100块大洋酬谢村民时,如此讲信用的军队,让村民十分感动,一致拒收。在战士的坚持下,村民们又拿出各家的食物如“大烧饼、炒面、酥油、蕨麻猪肉”等送给红军。三个懂汉语的村民还自愿当向导,将红军一直送到哈达铺。当年,党所领导的红军,就是这样,用自己写的、说的和做的,架起了与藏区人民之间的“心桥”,这也是革命、尤其是历次战争胜利的保障。也正是有了“心桥”,汉藏一家亲,才有了茨日那村今日的幸福生活。
  茨日那村是白龙江畔一个依山傍水的村落。村前白龙江上,有四座桥。最古老的是座快腐朽了的木头桥,是一座“伸臂桥”。就是在江水两边临岸处打下坚固木桩,然后铺上三层圆木并固定好,三层圆木由下往上、一层一层依次向江心伸出一两米,就像人站着,伸出的胳膊,靠岸处则用石头压紧压实以求得平衡。然后用三根大圆木连接从江两边伸出的“胳膊”,再在上面铺上木板,就成了桥梁。当年,红军就是从这座木桥上走过去攻打“甘川咽喉”腊子口天险的。所以,当地老百姓也把这座老木桥叫作“红军桥”。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为了发展藏区经济,党和政府又在红军桥的下首五六米处,修了2座只能单行的混凝土桥梁,一座在白龙江上、一座在江岸溪沟上,终于可以跑汽车了。老木桥也就逐渐废弃不用了。现在,从迭部县城到腊子口到哈达铺,沿着当年红军的路线,修建了高标准公路,在白龙江江岸单行道混凝土桥梁内侧,新修建了双向四车道的高标准公路桥梁。
  桥和路修好后,藏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
  现在,老百姓心中又在想什么,又需要什么呢?
  那就是满满的幸福感了!
  因此,党和政府充分运用红军长征在此留下的红色文化和当地的良好生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与绿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业,将茨日那村打造成为了“生态文明示范村”“小康示范村”。投入资金800多万元,打造了红色文化一条街,使之成为核心景区。同时,又用好用活精准扶贫政策,改造居民房屋,有的维修加固,有的原址改扩建,既保留了藏式民居的文化特色,又经久耐用。有位游客说:“走在茨日那村,好比穿行在微缩的‘北京故宫’。”
  现在啊,走进茨日那的藏民家中,就会发现,家家都敬毛主席为“神”,在毛主席像上,披挂着三五条哈达,每年过年时,再换一次新哈达。爬上藏民家的房顶,会看见每家每户的屋顶上、或者窗户上,都高高飘扬着鲜红的国旗。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