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长征路”之二十五——大风永奏凯旋歌
作者:周志宏
发布时间 : 2017-08-23
发布单位 : 市政协文史学习委(研究室)
点击数:次
人们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那么,对联就是风景名胜和建筑物的“眼睛”。今年7月12日至16日,我们在“今日长征路”活动中,从云南的禄劝县经四川石棉县到泸定县,一路走来,出于职业敏感,记录了几副对联。
一
小屋长留领袖迹;
大风永奏凯旋歌。
这是禄劝县翠华镇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毛主席路居纪念馆”正堂屋门柱上悬挂的一副对联。
1935年5月1日晚,中央红军军委纵队长征经过翠华镇界牌村时,毛主席借宿一汪姓老乡家中,谋划如何巧渡金沙江等相关事宜。当时的警卫员为了便于今后确认这是毛主席曾经住过的房子,悄悄地在木墙板缝隙中,塞下了画有记号的纸条条。解放后,警卫员重回禄劝时,找到了当年留下的纸条条。1973年,该宅子被辟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毛主席路居纪念馆”。1997年,先后被列为县、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起,被列为省级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主要景点之一。现在,汪姓老乡已经搬迁出去,当地政府将这栋老房子作为专门的纪念馆。一楼正堂屋存放着毛主席当年使用过的桌子、马灯等物品,还有毛主席挑灯工作的塑像。正堂屋左边这一间则存放着毛主席当年睡过的木床。一楼其余的房间和二楼供游客参观,是1935年中央红军和1936年红二、六方面军长征经过禄劝的历史陈列馆。
汪姓老乡的宅子占地四五亩的样子,外面是青砖砌成的围墙。黑色、厚实的院墙们中间,钉着两个拍门用的铁环。再走一二十步,就是一栋两层的老木房子了,每层以正堂屋为中心,左右各三间,每间二十四五平米大小。看那烟熏的样子,估计有一两百年历史了。在讲解员的详细介绍下,我们一间间参观。
该副对联的上联写实,说小屋虽小,却是影响了世界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住过的地方。同时,汉高祖刘邦《大风歌》写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因此,下联双关,写实的同时巧妙化用这一典故,说明正是因为有了毛主席和党中央领导下的红军,在一代又一代勇士们的舍命奋战下,才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使得江山永固、百姓长乐。
二
翼王悲剧地;
红军胜利场。
这是四川石棉县安顺场新建的仿古街牌坊上的一副对联。
安顺场位于松林河在大渡河的入口处右边,自古是大渡河畔附近十里八乡各族人民赶集摆场、买卖交易之地,在清代属于四川宁远府越雋厅所辖。旧名紫大地、又名紫打地、诛达地,是清末才改名为安顺场的。有一年发大洪水,圩场损失严重。当时的官员从成都赶来救灾并慰问。但那是交通不便。等官员赶到时,已经是灾后个把月了。该名官员遂提笔写下了八个字:“河流顺轨、山镇久安”,以表达自己的歉意与美好愿望。清末场镇又被山洪所毁,人们另择新场重建,越雋厅同知孙铿从“河流顺轨、山镇久安”这八个字中取了两个字,更名为“安顺场”。但真正使安顺场名扬中外的,却是前后时隔72年、发生在这里的两次著名战斗——即“石达开兵败大渡河”和“红军强渡大渡河成功”。
后期差不多是走着同样的线路,到安顺场时兵力也差不多,季节也一样,为何石达开失败、红军却取得了胜利呢?该县政协主席李权易介绍,首先是信仰的胜利,红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部队,有着必胜的信念和顽强的战斗精神。这是72年前的石达开部队所无法比的。其次是红军有毛主席、朱德等一批“民族精英”组成的一个坚强领导核心,能够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并能精准落实,而石达开几乎是孤家寡人。再次是战略的胜利,红军只是借道四川到敌后去抗战,而石达开意欲占领成都平原而为根据地。四是战术的胜利,在强渡大渡河前,毛主席已经派左权在安顺场下游七八十里地的一个渡口大肆佯攻,迷惑并吸引了敌人的主力。五是后勤保障的胜利。红军先遣团的一个连,穿着国民党部队的服装,智取了敌人兵站,获得了充足的粮食弹药补给,并有了短暂而宝贵的修整机会。而石达开的军需却被当地的土司派人焚烧净尽、陷入绝境。六是红军赢得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支持。对于兵站用不完、带不走的军需,红军就地分给当地穷苦群众,因而获得了部分老百姓的全力支持。
1983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到安顺场时,欣然提笔写下了一首诗:“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彝汉团结好,建设永无疆。”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把安顺场的老街全部损毁。后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鼎力帮扶下,按照原来的样子,新修建了安顺场步行街等,人们就取陆定一诗的前两句,作为了牌坊的对联。
当然,被132刀凌迟处死的石达开,当地的人们也不会忘记,就按照石达开老家——广西贵港县东湖公园内石达开纪念亭的样式,仿造了翼王纪念亭,亭内横梁上悬挂着李宗仁题写的“还我河山”牌匾。靠街一面的两根亭柱上,则镌刻着于右任题写的对联:田畴历史卢龙寨;锦里馨香丞相祠。
三
飞身可夺天堑;
健步定攀高峰。
这是泸定县城泸定桥东头镌刻的对联,是胡耀邦同志1985年9月27日视察泸定桥时题写的。
泸定桥已有311年历史。其主体是13根铁索12164个铁制扣环连接而成,铁链重约21吨。桥面全长101.7米,加上铺设的木板等,总重约40吨。俯下身子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不少铁环上,都有方形、菱形、椭圆形、圆形等等“花生粒”大小的记号。据说,这是当时立下的规矩,如果哪一个铁环出问题,就根据记号“杀”哪一个铁匠,假如铁匠本人已经死亡,就杀其子孙。正因为责任如此明晰,所以,历经三百余年风雨,泸定桥依然畅通无阻。
1935年5月29日,红军在泸定桥西头的观音阁上,发起总攻。在炮火的掩护下,22名勇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开始向桥东匍匐攀援前进。通过殊死拼搏,终于夺下泸定桥。再经过9天9夜,中央红军终于胜利走过泸定桥,避免了石达开的悲剧重演。耀邦同志题写的第一句,就是记这一件事。那么,作为新时期的革命接班人,在和平年代,有了更好的条件,则应该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新的高潮。所以,有了第二句:“健步定攀高峰”。
桥的西头,则是另一副对联,对仗工稳、意境优美、富于哲理,应该是承袭的老联吧。对联写到:上下影摇波底月;往来人渡镜中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