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长征路”之二十——踏上泸定桥
作者:
发布时间 : 2017-08-09
发布单位 : 市政协文史学习委(研究室)
点击数:次
终于踏上了泸定桥。
还是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泸定桥。那是一篇《飞夺泸定桥》的课文,加上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让我们知道了:1935年5月25日,红一方面军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后,要用仅有的几只小木船,将几万红军渡过河去,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而国民党的追兵紧追不舍,形势万分严峻。情急之下,毛泽东等同志果断决定,迅速夺取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接令后的红四团日夜兼程,一天一晚翻山越岭,飞奔240里,到达泸定桥。紧接着,22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在急流奔腾的大渡河上,硬是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成功夺取了泸定桥,打通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的通道,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让朱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企图。“飞夺泸定桥”,也创造了中国革命史和世界军事史上惊、险、奇、绝的战争奇迹,泸定桥由此蜚声中外,名扬四海,成为中国红色经典第一桥。听到这个故事时,我虽还是个小朋友,却也心潮澎湃,当年红四团一天一晚急行军240里、22位勇士飞夺泸定桥的壮丽场景,仿佛就在眼前。也就是从那时起,“泸定桥”成为我心驰神往的地方。年纪稍长,我又听到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飞越大渡河》:“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雄壮有力的歌词,伴随着激越的旋律,又让我激动不已。尤其是后来读到毛主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那动人心扉的诗句,心早已飞到了泸定桥上。只是,这么多年了,一直没有去到泸定桥的机会。7月15日,今日长征路考察队到达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深藏于心底的夙愿,这才得以实现。
事不凑巧,我们到达泸定的时候,泸定桥正在维修,据说,泸定桥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这还是当年康熙御定的规矩,沿袭至今。今年是小修,修了十来天时间,已近尾声了。但还没有开放,桥头有保安把守,看来一时半会还上不去,只能等泸定政协的同志与建设方联系好后再说,泸定县政协副主席马天华便先领着我们在周边转悠。“泸定桥不愧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马天华不无骄傲地跟我们讲,这是康熙皇帝为了加强川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而御批修建的。始建于清康熙44年,康熙45年建成。桥长103米,宽3米,“喏,你们看,那泸定桥三个字,就是康熙御笔题写的,再看这边,还有御碑呢。”马天华指着那13根碗口粗的铁索告诉我们,其中底链9根,扶手4根,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由熟铁手工打造的铁环相扣,总重量达21吨多。底链上铺满木板,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这样,13根铁链成为一个整体。因此,当地人称之为大渡河铁索桥。桥台为固定地龙桩和卧龙桩的基础。泸定桥建成后,成为四川通往康藏高原的重要通道。转过头一看,对面山坡上的古建筑,就是历史悠久的观音阁,红军飞夺泸定桥时,成了红军的夺桥指挥部和炮台、机枪阵地,正是在它的掩护下,红军的22位勇士从13根铁索上奋勇爬过,一举消灭桥头守卫……
泸定本是四川通往西藏的必经之路,解放后,建起了横跨大渡河的公路桥,泸定桥早已不再是内地入藏的通道,而成为供人参观的景点。桥的两头,就是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和一个小游园。走近一看,还是邓小平题写的碑名,聂荣臻撰写的碑文。桥的另一头,就是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现在,泸定桥及其纪念碑、纪念馆,还有那个观音阁一起组成了4A级景区,还是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呢。来我们泸定旅游的人特别多。为更多更好服务各地游客,最近几年,县里相继实施了国道318线沿线民居风貌改造、观景台建设、入城景区打造、泸州园建设、康巴东大门等10多项重点建设项目。绿色生态保护也抓得特别紧,90多万亩国有林和106万亩集体公益林保护已划定红线,泸定还是全国农民增收新业态示范县。这样,游客在泸定不仅能够感受到红色名城的魅力,还能够充分享受到我们泸定良好的生态环境。目前,雅康高速上的大渡河兴康特大桥正在建设,大桥建成通车后,将是泸定又一特色景观。当然,交通就更加便利了。”马天华边走边介绍。
说话间,与泸定桥维修建设方的负责同志沟通好了,看在我们远道而来且又是专程考察今日长征路的份上,破例让我们跨过维修护栏,踏上了修缮一新的泸定桥。那一刻,别说我们的心情有多爽快了。铁索桥真是名不虚传,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我们人多,摇晃得厉害,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两三米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不知是谁,一兴奋,竟在桥上跳了几下,桥面就跟着跳动起来。“妈呀!”有恐高症的同志害怕得忍不住惊叫起来。“哈哈,不要怕、不要怕,垮不了的。”马天华也忍不住笑了。是啊,走在这样平缓的桥面上,我们都有些胆寒,想当年,桥上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桥对岸的泸定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他们以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难怪敌军会冲着对岸的红军那么神气地喊叫:“来吧,来吧,你们飞过来吧!”然而,红军勇士们硬是在这样危险的情势下,凭着一种信念,一种勇气,“飞”了过去……记得,在一本书上曾有这样的记载,说当时站在激战后的泸定桥上,刘伯承曾用脚重重地在桥板上连跺三脚,感慨万千地说:“泸定桥、泸定桥,现在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遥想当年那场生死存亡的决战,我们也有当年刘伯承元帅那样的感慨。“时候不早了,再到那边街上去看看吧?站在一旁的泸定县政协文史委主任胡鑫瑶这一提醒,才把我们的思绪拉回现实。在泸定县政协负责同志的引领下,我们在泸定县城这儿看看,那儿瞧瞧,还专程去到岚安乡,瞻仰了无名烈士墓,到康区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和红军医院旧址,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今天我们踏上泸定这片红色的土地,就仿佛翻开了长征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市政协副主席王令波这样感慨。是啊,放眼望去,军旗军徽、红五星、22勇士、飞夺泸定桥纪念碑等图案雕塑,满城争晖;还有长征大道、遵义路、延安路、元帅街、将军街……泸定的大街小巷,泸定城的每一个细节,都彰显出长征历史的厚重与深遂。穿越历史的风云,触摸激荡的岁月,那些令人胆寒的铁索,今天正激励着更多的中国人。我们缅怀先烈,一辈辈传承着长征精神,不就是为了用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创造出明天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