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室工作 > 文史学习委员会(研究室) > 工作动态

“今日长征路”之六——传奇老山界 巍巍英雄山

作者:谭绍军 余文武 发布时间 : 2017-05-15 发布单位 : 益阳日报 点击数: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这是大文豪、时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陆定一所写的名篇《老山界》中的一段。上了年纪的人,都还清楚地记得这篇入选中学课本的佳作,尤其是像这样关于当年红军行军时那种壮观的场景,令人难忘。陆定一在那篇文中还特别提到:“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既然是当年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我们考察今日长征路,老山界自然成为我们此行的又一目的地。

然而,究竟走哪个老山界却让我们左右为难了。我们从红军长征出发地——江西省于都县直接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的。到了这里,我们才知道,老山界,只不过是当地少数民族对越城岭的称呼,确实是中央红军军事转移以来遇到的第一座真正的高山。毛泽东在《长征》一诗中就有“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诗句,老山界的地理位置,就在诗中“五岭”之一的越城岭北麓。在兴安县的湘江战役纪念馆参观时,讲解员告诉我们,老山界从湖南绵延到广西数百里。1934年12月3日至6日,红军翻越老山界。当时分左、右两路前进,左路是从广西境内的猫儿山地段翻越的,右路则是从湖南境内的猫儿山地段翻越的。即便是左路,也是兵分三路翻越的老山界。湖南右路也是兵分多路前进的。正因如此,当年红军翻越老山界,在不少地方,至今还留有一些遗存。这些年来,为发展红色旅游,桂、湘、黔三地纷纷打出“老山界”名牌,在西起雷公山,东至越城岭范围的南岭,只要当年红军翻过的山,都会被称之为“老山界”。据这位讲解员介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等地的猫儿山接近山顶的地方,竖有“老山界”纪念碑;在湖南省城步县的南山风景区,也有“老山界”纪念碑;在湖南省东安县的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还建有陆公亭;贵州省黎平县同样也有“老山界”纪念碑。“那么,你们兴安县是不是也有老山界?”“有啊!”讲解员脱口而出。她说,你们考察今日长征路,其实就要走一走我们这里的老山界。我们这里的老山界,位于资源、兴安、龙胜、灵川四县及湖南城步县的交界之地,南面主峰猫儿山,海拔2142米,号称“华南第一高峰”。猫儿山还是漓江、资江、浔江的发源地,“重走长征路,翻越猫儿山,你们定会有收获!”临出门,讲解员还在提醒我们。

4月14日一大早,黄加忠主席就领着我们,直奔猫儿山。

车子在一个抬头望不到顶的山头前停了下来。仰头只见山连山、岭连岭,哪有什么“猫儿山”的影子?站在如此高耸入云的山峰下,想想马上就要爬上颠峰,自然也有了几分畏惧。主峰海拔2142米,号称“华南之颠”,海拔上千米的高峰,随处可见。如今的猫儿山,已是国家自然保护区,个人还不能自驾车上山,我们只得上了保护区提供的电瓶车。车子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蛇行,司机告诉我们,汽车要在这样的山路上行进30多公里,好在我们早有思想准备。尤其是一路走来,沿途泉水清澈,空气清鲜,山谷清幽,森林翠绿,时不时还有瀑布飞出,仿佛是优美山水画轴在眼前展开,陆定一先生称猫儿山有“华山之险,炉山之幽,峨眉之秀”,真是名不虚传。更何况,我们是来追寻红军足迹的,内心充满了激情与向往,困顿与疲劳就全然顾不上了。走了90分钟,还在半路上,车上就有好多人忍不住呕吐起来,我们今日长征路考察队的同志们,却个个精神抖擞,还时不时地与司机攀谈。“我们能不能单独下车到这山上四处走走啊?”“不行呢。”开车的司机告诉我们,这猫儿山特别奇险,像当年红军过山的三条小路,全都是一条狭窄的小路在陡峭的山崖上呈“之”字形盘旋而上,队伍的另一侧,就是万丈悬崖。现在,出于安全考虑,保护区决不会让外地人随便去走的,而且绝大部分路段已封堵。司机还跟我们讲,出于旅游开发的需要,盘山公路的另一边,已开发了部分徒步红军长征的线路,尽管如此,那山路走起来,同样也是困难重重。2011年6月11日晚,兴安县组织近千名党员和共青团员,手持火把,“重走长征路,翻越老山界”,一度重现了陆定一先生《老山界》一文中所描写的“之”字形火把队伍的壮观场面。只不过,就在那次活动中,好多女孩子走不过,就蹲在路边哭,其间的艰辛,可想而知……

我们未能像兴安县的党员、团员们那样,手持火把,重走长征路,也很难沿着当年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原路走过。在接近山顶的一块稍平的地方,司机停了车。就在车子的右手边,竖立着陆定一先生手书的“老山界”纪念碑。“说起这块纪念碑,还很有来历呢。”坐在一旁休息的司机此时谈兴正浓。他告诉我们,也就是在那篇《老山界》的文章中,陆定一还表达了这样的心愿:“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建一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就为这事,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兴安县党史办的同志,曾专程到北京,请陆定一先生题写了“老山界”纪念碑碑名,但由于种种原因。纪念碑一直没有竖起来,直到2006年,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之际,猫儿山管理局才在这里竖起了这块由陆定一题写的老山界纪念碑,修建了红军亭,实现了他当年的愿望。

我们置身于老山界,肃立在这块纪念碑前,默读着陆公的名篇《老山界》,陷入沉思。《红军长征史》一书所描述的老山界情景又一次浮现在我们眼前:“山路险陡,很多悬岩峭壁,靠几根圆木架成的栈道通过。这种栈道没有栏杆,长满青苔,走在上面又滑又晃,使人头昏目眩,胆战心惊。除栈道外,还有很多险道,伤病员们都下了担架,由其他的同志背着或搀着往前走,有几匹马踏空了脚,掉下了万丈深渊。”“翻越老山界革命精神永垂千古,攀上雷公岩英雄气魄荡气回肠。”红军亭上那遒劲的对联,一语道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

传奇老山界,巍巍英雄山!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