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益阳市政协总课题组
生产性服务业是为保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服务的行业,它涉及农业、工业生产的多个环节,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显著等特点。为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互融,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今年市政协常委会将“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确定为重点调研课题。4月至8月,副主席胡捷带领经科委和政府相关部门组成的总课题组,对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地调研。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我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一)现状特征。
1.总量逐年增长,贡献率逐年降低。2011年至2013年,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103.61亿元、118.00亿元、129.64亿元,逐年增长;但在GDP的占比徘徊不前,始终维持在11.5%--12%之间,且在整个第三产业中的占比逐年走低,分别为33.73%、32.99%和32.26%。
2.传统产业不强,新兴行业薄弱。2013年,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1.54%,占整个第三产业的比重为 32.26%;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7.66%,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3.77%。省内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好的长沙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8.43%,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5.24%。(全省的情况见表一)。在已经统计的六大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中,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批发业占主体地位,而新兴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明显低于传统行业。2013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占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8.14%,批发业占24.3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11.93%,金融业占9.6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9.7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仅占4.58%(具体情况见表二)。
3.投资总量偏小,投资结构欠优。从投资总量看,2013年,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11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7%。同期,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28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12.7%。从生产性服务业投资结构看,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03亿元,占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的81.12%。新兴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仅占0.71%、0.3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仅占3.92%,金融业仅占1.02%。对高技术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不足,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转型和加速发展。
4.增长速度缓慢,凸显后继乏力。2011年至2013年,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年增长率分别为9.52%、13.88%、9.87%。同期,我市GDP年增长率分别为13.2%、11.9%、10.5%;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年增长率9.4%、12.1%、11.8%。
(二)各行业发展情况。
1.涉农服务业。主要包括公益性服务、社会化服务、林产品初级加工3大类10小类。公益性服务方面,全市共有乡镇农业农机技术推广服务综合站、畜牧水产推广服务站172个,服务人员1562人;林业科技推广服务站(中心)86个,服务人员573人。在公益性服务方面,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效果比较突出。2013年,共为1810个村、90.28万户农户推广配方施肥778.85万亩,促进农作物增产19.42万吨,亩均增产24.9公斤,同时减少不合理施肥1.15万吨;增收节支达5.88亿元,亩均75.5元。社会化服务方面,全市现有农机服务组织65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150个、农机大户67个,为农民提供育秧、机耕、机插、植保、机收、烘干等服务。林产品初级加工方面,全市工商注册的各类竹木加工企业815家,其中,竹加工企业326家,木加工企业489家;拥有机械化生产线1000多条,生产各类产品1700多种2000万件,产值近18亿元。2013年竹产业直接就业和带动关联就业约4.5万人,与竹凉席相关联的服务企业达110多家;木方加工业就业人数达2.1万人。另外,山野菜、竹笋、经济林果等加工业亦开始起步。
2.现代物流业。主要包括铁路运输、道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仓储、邮政等8大类23小类,除远洋货物运输、沿海货物运输和航空运输外,其他物流业态我市都有。我市编制了“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并正在制定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市域范围内物流基础条件逐步改善。截止2013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5849.825公里,其中,高级及次高级公路11020.253公里,占69.53%。湘黔、石长、洛湛3条铁路在益阳境内总长142.05公里、车站14个。现有内河航道1429公里,其中等级航道1023公里,沅江和资江益阳段可通行三千吨级船舶;年吞吐量万吨以上的港口40个,其中100万吨以上的3个,20-50万吨的3个,南县茅草街港、沅江白沙港、益阳港千吨级码头均已投入使用。红联冷链物流、义乌小商品城、南县物流园和顺德家具城等一批物流企业和园区正在建设。近几年来,民营资本加速涌入物流行业,新生了益阳达安装卸运输有限公司、益阳市利达汽车运输公司、桃江鸿运危险品运输公司等民营物流企业。目前,在运管机构备案的民营物流企业共有28个。
3.信息服务业。主要包括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3大类16小类,除卫星传输服务外,其他业态我市都有。电信、广播电视服务方面,截至2013年底,全市拥有固定电话用户40万户,25.4门/100户;移动电话用户280万户,58.3部/100人;宽带用户34万户,21.6户/100户;城镇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3.9万户(含ITV用户8万户),43.69户/100户;农村地区有线电视用户40.6万户,39.42户/100户。2013年,全市广播电视服务业经营收入为1.93亿元,同比增长21.4%。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方面,2013年业务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18.0%。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方面,我市有软件信息服务企业18家,201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20万元,同比增长58.1%。有惠普集团、金蝶软件、搜空高科等国内外服务外包企业37家,从业人员近1000人。有恒翔电子科技、九芝龙文化传播、湖南星光影视等多家网络动漫和微电影制作公司,从业人员240余人,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2300多万元。
4.现代金融业。主要包括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保险业和其他金融业等4大类26个小类, 除财务公司、风险和损失评估等特殊服务业外,其他服务类型我市都有。货币金融服务方面,2013年末,全市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2家,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023.23亿元,比年初新增148.1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05.53亿元,增长19%,比年初新增81.08亿元。另有长沙银行、渤海银行等外地银行有意在益阳设立分支机构。市级融资性担保机构在保余额6.7亿元,在保户数182户,累计担保金额20.64亿元,累计担保户数464户。银行业针对农村特色产业,推出了“仓乐通”、“企融通”、“助保贷”、仓储质押、产品抵押等40多种金融产品;其中,安化县通过“企融通”发放贷款8.5亿元,“仓乐通”发放贷款3780万元,“助保贷”发放贷款2500万元。资本市场服务方面,有省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29家,其中,艾华集团、宇晶机器等企业正加紧推进上市。拟上市企业累计获得机构投资12亿元。多家企业已启动“新三板”改制挂牌。益阳高新区成功发行15亿元企业债券。全市债券融资总规模达40亿元。2013年,全市股票交易额577亿元。保险业方面,全市有保险机构29家,保险从业人员1.15万人。2013年,实现保费收入28.6亿元,同比增长2.2%;保险赔付9.9亿元,同比增长30.6%。其他金融业方面,建立了农村资产评估体系,制定了产权交易配套规则和办法。安化县、沅江市启动了“信用农户、信用村(社区)、信用乡镇、信用县”四级联创试点工作。银行征信系统录入7852户中小企业和170多万自然人的信用信息,累计查询量超10万次。工商“金信系统”录入企业经济档案10万多份。纳税企业信用平台对全市2315户企业进行了信用评级。
5.商务服务业。主要包括批发、租赁和商务等3大类65小类。批发业方面,截止2012年末,全市共有限额以上批发法人企业30家,期末从业人数2344人,商品购进额58.09亿元,销售额69.04亿元。电子商务业方面, 2013年末,全市有各类电商企业147家,从业人数26546人,企业总资产122966.50万元,年营业收入154203万元。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方面。2012年,全市共有限上企业10家,实现营业收入6460万元。法律服务业方面,2013年,纳入市司法局统计的22家律师事务所共有从业人员287人,营业收入1443.75万元。会计、审计及税务服务业方面,我市有会计事务所6家,从业人员105人, 2013年营业收入928.54万元。有税务服务单位(鉴证咨询)2家,从业人员32人,2013年营业收入399.02万元。广告业方面,2012年,城区共有广告公司61家,注册资金最多的湖南四美居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80万元;营业收入最大的湖南尤美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2013年收入1089.2万元。安全保护服务业方面,全市仅有益阳市保安服务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就业人员403人,营业收入2805万元。
6.科技服务业。主要包括研究和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3大类27小类,除海洋服务、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等专业外,其他小类我市都有相应部门或单位。截止2013年底,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68家,其中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3个、科学技术信息与文献机构1个、R&D活动调查单位1个、县属研究与开发机构14个、省级工程中心9家、市级工程中心32家;拥有各类从业人员1400多人。有环境保护监测单位5家,从业人员142人,2013年营业收入580.1634万元。有测绘服务单位24家,2013年从业人员651人,营业收入11858.4万元。仅有一家地质勘查服务单位414队,从业人员25人,2013年营业收入704万元。
7.环保服务业。包括水的生产和供应、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其他服务业等3大类9小类,除了放射性废物治理外,其他专业我市都有。其中,水污染治理企业7家,从业人员119人,2013年营业收入6077.5万元;固体废物治理企业1家,从业人员23人,2013年营业收入628万元;危险废物治理企业1家,从业人员28人,2013年营业收入484万元;环保咨询企业1家,从业人员14人,2013年营业收入902.1万元。
8.制造维修服务业。主要包括其他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等3大类15小类,除核辐射加工、航空航天器修理外,其他业态我市都有。主要采用两种服务方式,一是以铁路运输设备修理等国有企业为主的,由企业自身专业人员直接服务,暂时没有统计。二是电子产品之类的,大多由个体私营业主开展服务。由于政策原因,对电子产品之类的维修服务没有专业部门进行管理,无法进行统计和分析。
9.建筑工程服务业。主要包括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房地产业等3大类中与办公、生产直接相关的7个小类。据初步统计,2013年全市完成商业和办公楼投资18.26亿元,施工面积134.03万平方米,销售21.74万平方米。有物业管理公司140家,从业人员13000多人。中心城区有建筑公司31家,承担各类工矿建筑施工和相关安装业务。
10.教育服务业。主要是指职业技能培训。2013年末,我市有公办职业教育机构3家,分别是益阳职业技术学院、益阳高级技工学校、益阳商务电子学校,共有教职员工627人;有民办职业教育机构8家,共有教职员工1699人。
二、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制约了我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其中,即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问题,也有其自身发展的内部问题。但制约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是生产性服务业需求不足。
(一)外部环境问题。其一,思想认识不深刻。调研中发现,除了统计部门的专业人员外,即使是党政机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大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不太清楚,认知度普遍不高,当然更谈不上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更多、更深的思想认识。体现在具体工作中,主要是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缺少总体规划和必要的工作机制。各区县市普遍没有完善的生产性服务业经常性统计调查制度,普遍缺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信息的部门间共享机制,普遍缺乏协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经常性机制,更谈不上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统一部署。其二,发展环境不优。一是缺少或没有切合本地实际的扶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目前,在我市从事生产性服务业,不享有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任何优惠政策。二是银行信贷支持有限。生产性服务业从业者大多缺少贷款抵押物,而创新型金融产品稀缺,难以寻求到现有的融资金融产品。三是资源要素制约。生产性服务业享有的水、电等公共资源的价格,大多远高于居民和工业享有价格。四是基础条件限制。我市的公路、电力、物流园区、港口、码头、站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还落后于产业需求。比如,农村电网供电能力不足,不利于农业机械的使用和维护维修;高速公路里程少,不利于提高物流速度等等。
(二)自身发展问题。其一,缺少服务平台特别是综合性服务平台。比如,起基础作用的物流业,在我市还没有全市性的公共网络平台;设计中心、研发中心等科技服务业大多由企业自身建设,一般仅为所属企业服务,而不提供开放式服务;各种检测中心、信息中心大多依附于行政单位,缺乏市场意识;生产性服务产品在营销方面,还没有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其二,服务能力不强。一是从事生产性服务业的企业规模偏小。我市除银行、保险和传统的交通运输业外,其他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大多为个体户,缺乏支撑行业发展的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且经营同质化严重。如广告行业,在工商部门注册的61家广告企业中,最大的注册资金也只有580万元。二是兼营生产性服务业的多,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专业开展营利性服务的少。其中,有不少是依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职能开展公共生产性服务。三是科技含量低、发展质量不高。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占据主体地位,而科技含量高的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占比小(具体数据见表二)。
(三)需求不足的问题。生产性服务业是工、农业发展进入到相对发达阶段后的产物,其服务对象是发展进入相对发达阶段后的工、农业。没有相对发达的工、农业,便没有生产性服务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从我市农业发展的现状看,自实施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模式大体上没有新的变革。大多数农户依然采用自耕自种自家田土的耕作模式,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偏低,对农业生产性专业服务需求不足。从我市工业发展的现状看,缺乏支柱产业和名牌产品;企业规模偏小,缺乏大型企业;生产工艺相对落后;生产总量相对偏小。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陈旧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固守“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形态,产品从研发到营销的各个环节都由企业内部完成,缺乏通过服务外包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益的主动性。小规模、低水平发展的工、农业,滋生不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旺盛需求。这是制约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三、加快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国家高度重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2007 年3 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发出了“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号召;明确提出,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的目标。2008 年3 月,国务院办公厅就落实国发〔2007〕7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8〕11号),出台了若干具体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今年7月18日,国务院特别就服务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方向、主要任务、政策措施提出了具体意见。2013年,北京市的生产性服务业总量已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0%。如何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切合我市实际,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
(一)提高认识,营造氛围。
要通过举办讲座、组织调研、开展研讨等各种有效形式,切实提高社会各界特别是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认识。要深刻理解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紧迫性和主动性。要特别认识到,在工、农业小规模、低水平发展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努力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这不仅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将推动、引领产业高端化,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是实现后发赶超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真切地为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二)切合实际,科学谋划。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明确了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要求、发展方向、主要任务、政策措施。我们应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切合益阳实际,科学制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对我市今后一个时期内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出总体部署,科学谋划。要分阶段确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目标任务。要明确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点行业和工作重点。要完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措施。要加大投资力度,同时,要着眼长远,正确引导生产性服务业投资方向,架构科学合理的生产性服务业投资结构。
(三)立足当前,稳步推进。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总路线图,是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通过引导企业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最终实现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其核心环节,是引导企业分离和外包其非核心业务,积聚力量推进其核心业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实现这一目标,既关乎产业自身发展的现实基础,也关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最核心的因素,是人的生产、经营、管理理念。我们认为,我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目前必须切实推进下述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切实加强农业生产、工业制造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这其中包括对现有农业生产、工业制造生产经营管理者的培养。要通过建设一支以现代生产经营管理理念武装的农业生产、工业制造管理队伍,推动生产制造业转型升级,引领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其次,要加强信息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使其成为技术升级和管理创新的骨干,促进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等软件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生产制造产业有机融合。第三,要放开人力资源服务,及时发布各类人才需求导向信息,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培训机构等对接,实现产业发展需求与人才供给的无缝对接,为生产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提供更多更好的人力资源。
二是切实推进农业生产和工业制造现代化。就目前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而言,一要切实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颁证,实现土地经营权流转,为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二要通过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和订单农业等各种有效途径,切实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三要鼓励农业企业和涉农服务机构以提高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为重点,加快推进现代种养业发展。与此同时,要逐步搭建各类农业生产服务平台,加强政策法律咨询、市场信息、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种养过程监控等服务;要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资料配送网络,鼓励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承包作业、机具租赁和维修服务;要逐步完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等等,逐步发展和改善农业生产性服务。
就目前推进工业制造现代化而言,一要着力淘汰落后产能,鼓励、扶持工业制造业进行技术改造、生产流程优化再造;鼓励将数字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加快工业制造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二要淘汰落后经营管理模式,鼓励引进、推广应用现代经营管理模式,鼓励自主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促进企业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要鼓励开展工程项目、工业设计、产品技术研发和检验检测、工艺诊断、流程优化再造、技术培训等服务外包,整合优化生产服务系统。三要切实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在改进制造工艺、生产流程和更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与此同时,要逐步推进面向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的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以及生产、检测、计量等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发展技术支持和设备监理、保养、维修、改造、备品备件等提高设备运行质量的专业化服务,等等,逐步发展和改善工业生产性服务。
三是逐步改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条件。目前,其一,要加快现代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薄弱仍然是制约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一要加快推进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运输场站、港口码头、仓储、铁路、公路、水运等硬件设施建设,其中,特别要加快为农产品服务的高温库、低温库、冷冻库、冷藏库建设,尽快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线点结合的综合运输网络,为我市现代物流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二要加快建立全市交通运输信息网络公共平台,并与更高层级交通物流信息平台互联互动,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其二,切实提升我市科技服务生产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生产制造业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在国家明确的我国现阶段重点发展的11类生产性服务业中,无论是研发设计,还是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等等,科技支撑均不可或缺。当前,我市科技服务生产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较差,水平较低。目前,一要鼓励我市现有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和外地科研院所等密切合作,提升研发能力和科技服务水平。二要鼓励现有企业产品研究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面向生产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承担研发课题,提供开放式科技服务。三要建立科技服务需求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各类科技服务需求信息,开放式引进科技服务。
(四)完善措施,强化保障。
1、制定和落实扶持政策。一是2007年以来,中央、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措施,我市必须全面贯彻执行。二是应当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我市扶持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配套性政策措施。要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与生产制造业在水、电、气、用地等生产要素方面的同价机制。要建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引导和奖励制度,对重点项目适当给予贴息和补助,对企业实行主辅业务分离和服务外包给予适当奖励。要建立融资创新奖励机制,对在本地创新金融产品支持我市生产性服务业的金融机构、小额贷款担保公司,要按融资规模给予适当奖励。要对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技术服务企业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省著名商标的生产性服务企业给予奖励。
2.建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调度机制。建立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领导、协调机构或联系会议制度,定期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及时调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3.要加大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力度。一要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二要积极争取金融业加大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力度。从本次调查情况来看,金融业服务我市经济发展还大有潜力可挖。集中体现在存贷比普遍较低,大量资金通过银行间同业拆借方式流向外地,而同时,本地中小微企业贷款困难。如大通湖农业银行只接收存款,不发放贷款。2013年全国金融机构存贷比为71.58%,湖南省的存贷比为67.50%,而我市今年6月底的存贷比仅为48.71%。
4.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加快发展。一要根据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进程,鼓励龙头企业牵头成立行业协会或商会。二要适当提高财政对行业协会、商会的支持力度。三要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开拓市场、行业自律、品牌整合、标准制定、信息服务以及对服务产品技术创新的研究、交流和推广等方面的作用。
5.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平台建设。由政府机构主导,建立统一的工农业产品信息网、物流信息网、人才需求信息网、科技服务需求信息网等公共平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表一: 2013年湖南省各地州市生产性服务业情况表
|
单 位
|
生产总值
|
三产业
增加值
|
其中:生产性
服务业增加值
|
生产性服务业
占GDP比重
|
生产性服务业
占三产业比重
|
湖南省
|
亿元
|
24502
|
9885.1
|
4326.4
|
17.66%
|
43.77%
|
长沙
|
亿元
|
7153.13
|
2915.01
|
1318.7
|
18.43%
|
45.24%
|
株洲
|
亿元
|
1948.01
|
620.98
|
232.2
|
11.92%
|
37.39%
|
湘潭
|
亿元
|
1438.05
|
470.28
|
157.0
|
10.92%
|
33.38%
|
衡阳
|
亿元
|
2169.44
|
791.61
|
283.0
|
13.05%
|
35.75%
|
邵阳
|
亿元
|
1130.04
|
435.65
|
106.2
|
9.40%
|
24.37%
|
岳阳
|
亿元
|
2430.52
|
825.68
|
375.8
|
15.46%
|
45.52%
|
常德
|
亿元
|
2264.94
|
838.76
|
338.7
|
14.96%
|
40.39%
|
张家界
|
亿元
|
365.65
|
228.67
|
73.6
|
20.14%
|
32.20%
|
益阳
|
亿元
|
1123.13
|
401.81
|
129.6
|
11.54%
|
32.26%
|
占全省的比重
|
4.58%
|
4.06%
|
3.0%
|
|
|
|
郴州
|
亿元
|
1685.52
|
550.21
|
212.0
|
12.58%
|
38.53%
|
永州
|
亿元
|
1161.75
|
464.75
|
136.5
|
11.75%
|
29.37%
|
怀化
|
亿元
|
1110.55
|
468.9
|
150.5
|
13.55%
|
32.10%
|
娄底
|
亿元
|
1118.17
|
351.01
|
130.9
|
11.71%
|
37.29%
|
湘西州
|
亿元
|
418.94
|
202.64
|
70.0
|
16.71%
|
34.54%
|
表二: 益阳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构成
年 份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
万元
|
构成
%
|
万元
|
构成
%
|
万元
|
构成
%
|
万元
|
构成
%
|
|
服务业
|
2615048
|
|
3072155
|
|
3577237
|
|
4018086
|
|
生产性服务业合计
|
946081
|
100
|
1036170
|
100
|
1179993
|
100
|
1296405
|
100
|
农林牧渔服务业
|
14873
|
1.57
|
15933
|
1.54
|
17541
|
1.49
|
20128
|
1.55
|
批发业
|
256866
|
27.15
|
256866
|
24.79
|
286038
|
24.24
|
316248
|
24.39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356103
|
37.64
|
398726
|
38.48
|
464744
|
39.39
|
494422
|
38.14
|
信息传输、软件和
信息技术服务业
|
113026
|
11.95
|
131651
|
12.71
|
140774
|
11.93
|
154679
|
11.93
|
金融业
|
92418
|
9.76
|
98115
|
9.47
|
112071
|
9.50
|
125191
|
9.66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75461
|
7.98
|
90863
|
8.77
|
107509
|
9.10
|
126392
|
9.75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37334
|
3.95
|
44016
|
4.24
|
51316
|
4.35
|
59345
|
4.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