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项目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必须敢为人先,只争朝夕,徘徊等待只会错失发展良机,而错过就意味着落后。”9月25日,南县县委办副主任何树林告诉记者,这已成为南县各级各部门的共识。
近年来,南县以项目拉动投资增长,以项目推进工作落实,全力以赴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促进洞庭明珠生态南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崛起实现后发赶超提供强大、持续的动力。通过项目的推动,曾经的偏僻小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高楼不断涌现,一个个项目不断生根。落地快、推进快、见效快……一个“快”字,已融入南县与周边各区县(市)项目赛跑的脚步里,转化为项目建设的强大动力。
创新思维 找准方向发力
南县是国家重要商品粮、棉、油、菜、水产品及畜禽生产基地。生态资源是他们最大的宝贵财富。近年来,南县把握生态建设这条主线,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统揽,重点推进生态农业产业,着力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园、洞庭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等建设。
今年,引进了华南农业现代科技示范园、湖南鲜天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投资达2亿元的项目及南县和滨水产龟鳖农业生态旅游区项目等,完成5个“稻虾共生”高标准示范基地和1个小龙虾育种基地建设,带动“稻虾”种养面积已超过30万亩。
启动了南县“1+10”特色农业产业园建设,重点打造了罗文花海景区,成功举办了中国·湖南(南县)首届国际涂鸦艺术节暨洞庭湖生态旅游美食文化节。规划中的洞庭虾世界也在逐步推进。三仙湖水库综合治理,南县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也有序推进。
同时,加快创新创业园建设,积极推进纺织产业园和食品产业园工程,纺织服装和食品企业入园形势良好,目前标准化厂房利用率达76%以上。1至6月,园区食品、纺织两大支柱产业分别完成产值28亿元、20亿元,同比增长7.5%、14%;税收3237万元、1775万元,同比增长35%、27%。
强化举措 突破障碍发力
在投融资方面,南县跳出“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思维定势,通过壮大投融资平台、积极启动社会资本投资等方式,先行投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借助可挖掘的财力形成发展的良性循环,解决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今年1至6月,融资平台落实项目贷款合同23.44亿元,到位资金10.6亿元;招商引进项目24个,合同引资26.97亿元,同比增长50%;立项争资到位资金9.39亿元,同比增长24%。
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健全全程代理服务、领导干部联系企业等制度,加强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的清理,严格规范涉企收费和检查执法行为等,营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明确责任 盯紧目标发力
为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南县确立了重点项目领导与部门包点责任制,建立了项目督查通报制度,出台了企业投资政策和奖励支持办法,将重点项目与企业联系工作分配到在职县级领导,分半年度和年终对领导包点项目进行目标管理与考评,制定考核奖惩办法,并与年度绩效考核挂钩。
进一步优化和出台了《南县立项争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落户企业与项目给予优惠政策,对招商与争资突出的单位与个人给予奖励。
出台了南县重点项目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经县委、县政府研究确定的重点项目,由县重点办收集整理项目进展情况,制定问题清单。重点项目实行月调度、季考核、年总评调度管理,对项目谋划、落地、开工、推进、竣工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