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至2日,全市举行“项目建设年”秋季项目大攻坚暨重点产业项目流动现场会。9月2日,益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瞿海率市四大家有关领导同志和市直部门负责人、各区县(市)党政一把手、园区负责同志,来到我县视察重点工程建设现场。市领导黎石秋、徐云波、黄加忠、彭建忠、李永军、孙达良、胡立安、周振宇、董岚、谭喜华、谢寿保、胡捷,县领导汪军、黄育文、詹再德、刘安乐、童琼英、郭世奇、罗立峰等参加活动。
当天,瞿海一行在我县实地视察了湖南凯新迪纺织服饰有限公司纺织服饰生产线项目、南县服装纺织产业园、中国供销·洞庭农博城等项目建设情况。据悉,今年上半年,我县公共财政收入完成39887万元,占年初预算78400万元的50.88%,同比增收4962万元,增长14.21%,收入增幅排名全市第一。1—5月,我县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于全市平均水平,工业总体平稳,投资增长加快,消费平稳增长,财政收支持续增长,存贷款稳健增长。经开区,创新区等重点区域亮点纷呈,以“双节”为契机,积极开展了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建设均取得良好成绩。
瞿海指出,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做大经济总量、推动转型升级、调整优化结构、推动科学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强大引擎。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富民强市的第一抓手,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一批新的增长点破土而出,一批产业集群的优势充分显现,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投资运行企稳向好。但是,也存在市本级工业不强、园区工业项目偏小偏少、困难企业多等问题。要正确评估现状,推动项目建设再升温、大攻坚。
瞿海强调,要突出六个重点,推动项目建设量扩张、质飞跃。一是要突出支柱产业这个根基。益阳发展的最大差距在工业,最大潜力也在工业,新型工业化是实现全市科学跨越发展的第一选择、第一动力。要立足比较优势、资源优势和传统优势,紧盯工业项目发展,壮大支柱产业。二是要突出招商引资这个抓手。要瞄准对象,用好平台,创新方式,发挥优势,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菜单”、领导干部的“第一责任”、绩效考核的“第一目标”,全力以赴,扎实推进。三是要突出企业帮扶这个举措。要实打实地解决企业在要素保障、政策落实、环境优化等方面的问题,确保企业走出困境,进一步发展新业态,激发新动力。四是要突出园区建设这个关键。要科学规划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各类服务,把园区作为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坚持不懈推动园区建设大会战,切实走出一条园区兴工、项目兴园的新路子。五是要突出深化改革这个主线。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解决项目建设遇到的办事难、融资难、用地难等困难。六是要突出整体配套这个保障。各区县(市)要按照“五个一”来加强环境配套设施建设,即建设一个一流园区、一所四星级以上标准宾馆、一所师资较好的学校、一所三甲医院、一个设施完善的休闲活动场所,把县城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好去处,把我市建设为投资的洼地和创业的高地。
瞿海强调,要完善工作机制,推动重大项目快落地、早见效。各级各部门要围绕项目建机制、优化服务抓落实,为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一是要提高开放度。干部要“走出去”,进一步开拓视野;对接要“实起来”,进一步精细服务;对标要“严起来”,进一步争先竞位。二是要强化执行力。要强化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和基层责任,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项目工作机制。三是要完善督导制。要加强项目动态管理,加强时间节点控制,加快出台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注重项目建设实效,把项目建设成果体现到财政增收、富民惠民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