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协新闻 > 区县政协

向阳村有新年俗 “众筹”为老人摆宴席

作者:白田田 发布时间 : 2017-02-04 发布单位 : 南县政协 点击数:

“农村搞起新春团拜会,真是头一回。”位于湖南省洞庭湖区腹地的南县麻河口镇有一个向阳村,76岁的周德胜老人谈起村里的新年俗,用了一句时髦话说,“很有正能量”。

春节前夕,向阳村文化广场摆了18桌酒席,当场烹羊宰猪,好不热闹。这并非哪家办喜宴,而是村里组织的新春团拜会。团拜会现场,139位老人和14个五保户分别领取了每人200元和500元的拜年红包。

正月初五,记者来到村民周德胜家,老两口满脸笑容地迎上来,端出水果和花生瓜子招待。周德胜说,团拜会上发的钱虽然不多,但通过这个活动聚拢在一起过年,村民们感到暖心,尊老敬老的氛围也更浓了。

更有新意的是,拜年红包的资金来自于“众筹”。2012年,几个长期在外经商的向阳村籍老板见面时感慨,家乡农村日渐凋敝,有很多孤寡老人得不到赡养。他们想着,能不能每年春节筹点钱,帮助老人过个好年。

几个人一拍即合,并得到一群身在外地的向阳村人的响应,大伙一起成立了非正式组织“赤子慈善基金会”。从最初发放鱼肉,到后来组织团拜会,基金会已经连续4年坚持为老年人发福利。

如今,基金会共有10位成员,每人每年出资几千元至上万元不等。他们都是40多岁的“70后”,在湖南、广东、浙江等地做房地产、服装等生意,此外还有政府部门负责人,算得上是从乡村走出去的“小有成就者”。

基金会副会长张海建,在长沙、南县做建筑生意。张海建说,他们这些人离乡离土二三十年了,都希望为家乡做点贡献。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只有动员更多的人参与,才能把事情办好、办长久。

冬末春初的洞庭“鱼米之乡”,油菜开出金黄色小花,残留稻茬的水田等待农人翻耕。向阳村党总支书记罗亮和基金会成员也开始谋划新一年的工作。罗亮说,他们计划吸纳一批有志回报家乡的“80后”加入基金会,同时大力发展稻虾共生、大棚蔬菜等产业,提高乡村活力和造血功能,让新年俗延续下去,发扬光大。

  • 责任编辑:吴 当
  • 审  稿:李 辉
  • 签  发:姚 伟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