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协新闻 > 区县政协

赫山区政协 秸秆“废”变“宝” 天空“灰”转“蓝”

作者: 发布时间 : 2025-10-23 发布单位 : 市政协 点击数:

在从“焚烧之困”到“点草成金”的绿色变革中,赫山区政协以“民主监督”为笔,以“疏堵并举”为墨,助力绘就了一幅蓝天净土与乡村振兴交相辉映的崭新画卷。截至目前,全区已收割中晚稻面积16.35万亩,秸秆还田6.84万亩,打捆离田综合利用2.05万亩。

“这个低茬收割粉碎机效果如何?”“秸秆还田后病虫害问题怎么解决?”在笔架山乡新崇安村的田埂上,赫山区政协主席陈铁军与种粮大户的亲切交流。

自启动专项民主监督以来,该区政协创新推行“一线工作法”,主席会议成员带头下沉,政协委员全员参与,累计开展专项监督36次,覆盖全区16个乡镇、街道,把协商会场搬到田间地头,让民主监督的“探头”直达生态环境治理最前沿。

在鱼形山街道浮云铺村的蘑菇种植基地,一堆堆秸秆正经历着“华丽蜕变”。“这些可都是宝贝啊!”基地负责人捧起用秸秆制成的蘑菇种植基料,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近三年来,政协委员开展专题协商3次,提交秸秆综合利用类提案5件、社情民意18条、微建议52条,织就了一张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言网”。今年在政协持续建言协商下,助推全区1500万元专项资金、五大奖补政策相继落地,秸秆综合利用率将达95%以上,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的生态梦想。

“我们的铁塔哨兵可是火眼金睛!”在衡龙桥镇智慧禁烧平台前,工作人员自豪地介绍着高科技监管系统。12个高空瞭望摄像头,如同24小时在岗的“环保卫士”,守护着辖区的蓝天白云。线上“千里眼”巡查,线下“铁脚板”宣传。全区19个委员工作室化身政策宣传“先锋队”,450余场“屋场会”成为凝聚共识“大舞台”,万余份宣传资料飞入寻常百姓家。从“不敢烧”到“不愿烧”,群众观念的转变,正是政协民主监督最生动的注脚。

深入田间听民意,精准建言破难题,持续跟踪促落实,这就是新时代赫山政协委员的履职缩影。在这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广大政协委员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智慧破解难题,用担当书写答卷,展现了新时代责任委员的绚丽风采。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