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协新闻 > 区县政协

安化县政协委员工作室全力破解学生入校难题

作者: 发布时间 : 2025-04-10 发布单位 : 市政协 点击数:
-18">

-2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clear: both; min-height: 1em; color: rgb(62, 62, 62); font-family: PingFangSC-light; font-size: 16px;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font-weight: 400; letter-spacing: 1px; orphans: 2; text-align: justify; text-transform: none; widows: 2; word-spacing: 0px;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white-space: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254, 250, 248); text-decoration-thickness: initial; text-decoration-style: initial; text-decoration-color: initial; text-indent: 2.125em;">4月8日(农历三月十一)是安化县梅城镇传统的逢“一”赶集日。镇完小东门出口边的洢水沿河步道作为曾经的赶集点,如今却既没有商贩,也没有往来车辆,有的只是校园内的琅琅书声。从“麻纱路”到“书香路”的华丽转身,是政协委员履职为民、担当作为的生动实践。


梅城镇完小共有在校师生2600余人,地处镇区中心,北门正对繁忙的207国道,常发生学生被车辆蹭伤事故;东门位于洢水河畔休闲便道边,路面较窄,通行车辆较少。

为保障师生入校安全,2019年8月,学校决定实行人车分流,将过往车辆较少的东大门作为师生步行入校通道,而北大门则作为车辆专属通道。

好事多磨。学生入学通道设到东门后,梅城镇政府同时对休闲便道进行了升级改造,砂石路变成了油砂路。随之,小摊小贩陆续集聚于此,镇上的逢“一”赶集地也向东大门靠拢。吆喝声、喇叭声与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校园的宁静与和谐。遇上十天一次的赶集高峰期,人、车、物竞相争道,交通瘫痪时有发生。

群众呼声便是委员履职方向。2月13日,县政协教育委员组与梅城镇政协联络组迅速启动委组联动机制,组织委员连续一个月开展蹲点调查和群众走访,在实行“人车分流”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东大门“限时禁行,迁移集贸”的方案。

梅城镇政府当即组织县公安局梅城派出所、县交通警察大队二中队、县市监局梅城镇监督管理所召开专题会议,并邀请政协委员、老师及家长代表共同协商。

3月24日,镇政府发布通告,规定东大门两侧全天禁止摆摊设点,赶集日的赶集摊点新设置到远离校区的三个新区域,早上6:50-7:50,下午5:00-6:00的上下学时段在出口两侧分别设置人车两道隔离护拦,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感谢政协委员们的积极助推,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一年级学生陈诺奇家长4月8日向一早就在东大门值守的镇党委副书记刘凤华竖起大拇指。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